外国元首眼中的“国家名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的光辉历程丨向建军
解放军军乐团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华北军区军乐队,曾作为主力乐队执行开国大典司礼演奏任务。
60年前,新中国惟一的国家级司礼部队和大型专业管乐艺术团体解放军军乐团在北京正式扩编成立。
60年来,团队圆满完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14次国庆阅兵和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会议开闭幕式,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及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中非合作论坛、博鳌亚洲论坛等重大司礼演奏任务7000余次,举办各种形式的音乐会6000余场次,观众达600余万人。先后创演1500多首优秀作品,300多人次、150多部作品在国际国内获奖,涌现出上百位国内外知名的演奏家、歌唱演、作曲家、指挥家、军乐教育家、军乐活动家和各类先进典型。数十次受命执行文化外交和军援辅导任务、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成功出访美、英、德、日、朝等国家和地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华北军区军乐队。1952年,新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司礼部队和大型专业管乐艺术团体解放军军乐团正式扩编成立。自组建以来,军乐团多次圆满完成了重大内外事司礼演奏任务,、多次出色执行国家重大庆典、重要会议的演奏任务。他们以金号银鼓为“武器”,向世界展示着国家和军队的形象,传递着中国人民对友谊与和平的追求。
1951年,有关部门委派罗浪和王建中等人筹建千人军乐团。当时国家经济十分困难,硬是从有限的经费中拨出人民币旧币80亿元用于建设军乐团。军乐团用40亿元向捷克斯洛伐克订购了1000件乐器,余下的40亿元用于扩建营房。1952年7月10日,军乐团以晋察冀军区乐团为基础,集中全军1500名管乐骨干,扩编为大型军乐团,在北京通县马驹桥成立了“中央军委军乐团”,也就是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罗浪为首任团长兼总指挥。
军乐团的主要任务是迎宾司礼。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访华。这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两国领导人都高度重视。周恩来亲自安排了尼克松来访的接待工作,不但亲自选定了在欢迎晚宴上演奏的美国乐曲,还在百忙之中审听了军乐团的演奏。这次任务对军乐团来说,是非同寻常的外交司礼活动。
2月21日晚,在中美两国领导人互致祝酒辞后,一曲优美的美国乐曲《美丽的亚美利加》响起。接着,军乐团又演奏了《火鸡在草堆里》《牧场上的家》等美国乐曲,使宾主间的情感距离一下子缩短了。尼克松多次带头为军乐团鼓掌。原来,这3支乐曲正是他就职美国总统仪式上指定乐队演奏的曲子。几曲终了,尼克松站起来,提议大家为乐队出色的演奏举杯。
军乐团也给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元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一天深夜,军乐团值班室突然接到周总理办公室的电话,总理指示,西哈努克亲王明晨将抵京访问,欢迎曲要用亲王最近亲自创作的一首新作《啊!中国,我亲爱的第二祖国》。军乐团院内破天荒地响起了野战部队才有的紧急集合的急促哨音。创作室将乐曲编配、分谱,排练厅内队员迅速背记谱表、抓紧合练。第二天的欢迎仪式上,西哈努克亲王听到军乐团演奏的竟是自己的歌曲新作,既惊诧又兴奋,双手合十,向军乐团亲切致意。在为亲王举行的宴会上,亲王还特意邀请乐曲改编者、作曲家贾双出席并合影。
1988年2月29日,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访问我国。在赞比亚驻华大使馆为其举行的招待会上,他对军乐团的演奏兴奋不已,还亲自指挥演奏了一首赞比亚乐曲《我的祖国》,把宴会厅中外宾朋的情绪推向了高潮。总统更是对军乐团艺术家即兴的演奏赞不绝口。
?——摘编自《炎黄春秋》2021年第二期
作者介绍
向建军
新中国首批军乐艺术家、资深音像制作人,词曲作者,山东青岛人,1955年8月1日出生,1970年1月加入解放军总政军乐团学习圆号。1979年担任该团独奏演员。1988年起担任解放军总政军乐团行进吹奏表演编导。
至今创作的歌曲上百首,其中有于乃久演唱的《光荣与梦想》、阎维文刘晶演唱的《共圆中国梦》、黄琦雯演唱的《花儿为什么还这样红》、卢晓华演唱的《祖国,你是我的最爱》、刘晶演唱的《火火的中国》、董冬演唱的《选择》、刘捷演唱的《绿军装》、廖丽演唱的《军人的眼神》、赵一颐演唱的《与你有关的日子》等。其中创作歌曲《共圆中国梦》更是被评为国家“五个一工程奖”。曾任第一届中国国际管乐艺术节、第一届西安青少年国际管乐节总策划、评委、编导。第一届第二届全军管乐比赛评委。长期担任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军营文化》栏目策划主持人。2011年起开始周游世界,先后去过欧亚非美澳等数十个国家,写作并发表了160多篇旅行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