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耳鸣」的人来说,他们的生活自带“背景音乐”:明明周边环境很安静,耳朵里却隐约听见汽车的鸣笛声,或是虫子的叫声,或是喇叭的响声…
有的声音会在几分钟内消失,但有的会持续几小时、几天,甚至几年。白天还可以忍受,但到了晚上则可能会因为这声响而睡不着。如果这不是在梦境中发生的话,那就要注意了!你可能出现耳鸣了!
据美国和英国曾进行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耳鸣发病率为17%,如果按10%保守估计,我国约有1.3亿耳鸣患者。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55岁以上人群中有长期耳鸣者可占到30%以上,并且发病逐渐趋于年轻化,如果不及时控制和治疗很有可能致聋。
耳鸣的危害
1
危害身体健康
严重的耳鸣常常影响病人对他人言谈的理解能力,还会使人休息不好,以至于头晕,精力不能集中,听觉敏感度下降。长久的耳鸣极大程度上还会导致耳聋,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2
影响沟通
听力障碍使人无法正常地感知、沟通,从而影响人际关系,缩短社交范围。
3
影响精神生活
长期严重耳鸣可以使人产生心烦意乱、担心、忧虑、焦急、抑郁等情绪变化。
4
心理危害
严重持续性耳鸣常使人产生一种极为恐惧的感觉,有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心理健康,甚至因此导致精神崩溃。
耳鸣的原因
耳朵本身或耳部疾病:
比如耳屎累积过多、中耳感染、感冒或坐飞机所致咽鼓管阻塞等。神经性耳鸣多为高调的笛声、鸟叫、蝉鸣等。
疾病原因:
心血管、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引起的并发症,听神经瘤导致的耳鸣等,这种耳鸣一般会随上述疾病的康复而消失。
颈椎病:
颈部疾患颈部肿瘤或其他颈部疾病压迫颈动脉时,可引起受压侧耳鸣。耳鸣的特点为持续性、低音调,随体位变化,耳鸣的程度可有变化。
过度疲劳、精神疾病过度疲劳:
睡眠不足,情绪过于紧张也可导致耳鸣的发生。更年期综合症也可引起耳鸣,尤其是睡眠不好的人更严重。
持续耳鸣怎么办?
1.对因治疗:
如果可以确定潜在的诱因,往往能够得到很有效的改善,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尤为重要。
2.降低背景噪音:
耳鸣的声音往往在安静的环境下(尤其是夜间)较为明显。这时候一些日常的背景噪音,例如听音乐、看电视,有助于患者分散注意力,从而改善症状。
3.放松身心:
听一些来自于大自然可以使人放松的声音,也有助于改善耳鸣,例如下雨的声音,海浪涛声等等。
生活中怎样预防耳鸣?
1
远离噪音
在生活中避免长时间处于较为嘈杂的环境中,例如吵闹音乐、电动工具声和工业机器声等。
2
保护耳朵
如不能避免接触噪音,尽量戴上耳塞或耳套,切勿使用纸巾团或者棉花球来阻挡噪音,作用不大且还有嵌入耳道的隐患。
3
生活习惯
减少含酒精饮料、戒烟或者少抽烟、积极锻炼,控制体重等等,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4
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耳鸣还是很多疾病的临床表现症状,这些疾病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就会出现耳鸣的现象。
5
放松情绪
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身体疲劳状态时,易出现或加重耳鸣。这时应调整工作节奏,放松情绪,转移对耳鸣的注意力。
6
建议多摄入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
可减少微量元素的缺乏,从而有助于扩张微血管,改善内耳的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
山西黄河医院耳鼻喉科医生提醒:耳鸣问题不容忽视,大家要提高警惕!如有耳鸣症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耳鼻喉科进行检查,了解病因,对症治疗,防止病情加重,对生活及工作带来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