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煤业智能化建设小记
“一想到万兆工业环网的基础建设,我仿佛看到了数智化矿山雏形。经过两个月的搬家倒面,我觉得再辛苦点也是值得的。”山西焦煤汾西矿业宜兴煤业(下称“宜兴煤业”)通信监控队队长马晨搏说。今年六月,宜兴煤业经过两个月的前期精心准备,顺利从1207智能化工作面搬迁至1209工作面,同时还搭建完成了万兆工业环网,实现了“以工作面自动控制为主,人工干预为辅,远程实时监控指挥”的生产模式。
“1207智能化工作面采掘结束,计划将生产系统移至1209工作面,建立1209智能化工作面。相比传统工艺的‘搬家倒面’,无论是技术难度还是工作量,都很大。”宜兴煤业机电区区长陆攀毅介绍说。
在1207智能化设备配件回收搬家前,宜兴煤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组织机电区、综采队、下机电队、通信监控队等部门,运用精益化管理,合理优化各项环节,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回收措施,降低了设备损坏率,加快了智能化建设进度。为了加快智能化工作面的“搬家”进度,避免安装支架与配件安装发生冲突,他们采取交替作业,早班、四点班安装支架设备,零点班安装智能化配件。他们还对供电线路与传输线缆进行了优化,为后期生产的电缆维护提供了保障,真正达到综采工作面的‘自动化’和‘少人化’目标。
宜兴煤业未雨绸缪,在有序推进“搬家倒面”的同时,同步上线万兆工业环网,为下一步实现信息化平台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按照智能化矿井建设要求,将井下通信系统、人员定位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制定了1209智能化工作面的施工措施,每天24小时轮班作业,在调试阶段我们经过1个月每天8小时井上下反复调试,提前完成了1209智能化工作面的信息基础建设。同时也对智采系统数据架构有了进一步了解,为下一步生产综合智能化平台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数据依托。”宜兴煤业通信监控队队长马晨搏自豪的说。
截止六月,宜兴煤业通过对生产系统接入点、链路及通讯协议的深层次优化,不仅满足了井下多个监测点数据、高清视频监控数据的接入和高效传输,也方便了各类信息化智能化系统的日常管理维护,减少线路故障及其造成的影响,为数字化智能化矿山建设升级改造留下一条宽阔的信息“高速路”。
针对工作面搬家工作量大、运输路线长等情况,宜兴煤业精心制定搬家计划,严格工作流程,细化管理缩短工期,在搬家前和搬家中两个环节,找准切入点,超前准备实现末采、回撤、安装的无缝衔接,确保了整体安全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宜兴煤业生产调度中心副主任王慧龙说“从1207工作面到1209工作面“搬家倒面”过程中,多次组织现场办公,安排相关人员跟班盯岗,充分利用早调会、平衡会做到有安排、有落实,并制定了安装回收施工组织方案和施工进度表,在各部门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下,安全、精准、有序提前十天时间完成了回收安装任务,保证了采掘衔接的正规循环。”
今年上半年,宜兴煤业原煤生产计划完成900000吨,实际完成了903680吨;精煤计划完成335000吨;实际完成了364202吨,圆满实现了“双过半”的任务指标。他们通过“搬家倒面”的工作机遇,井上下联动全面科学优化数智管控系统,不仅完成了“双过半”的任务目标,还实现了设备控制层各子系统与系统平台的高速率传输,无缝连接该矿的信息管理网,实时收集所需的生产和安全参数,达到网络、视频、通讯的“三网合一”的万兆工业环网。
宜兴煤业下一步将持续深入推进数智化建设,将数智管控做到全公司覆盖,着眼于安全高效的网络体系,建设满足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二级要求的安全防护体系,构建达到数据中心智能管控要求的超融合平台和数据中心综合管控平台,实现科技创新引领的智能化矿井,三步并作两步、跑出数智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