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山西焦煤汾西矿业新产业发展公司园区车间,在每一个作业现场,设备标志摆放清晰规范、材料码放整齐有序、厂内配置合理可靠、人员操作标准规范。自动态达标工作开展以来,公司安全管理水平已有显著成效。
“今年以来,新产业公司大力推进标准化动态达标建设,修订下发了《新产业发展公司标准化动态达标实施方案》和17个大项共91个小项的验收标准,要求各基层公司(厂)月度自查自验得分连续稳定在达标线以上之后,由公司组织各专业部门进行动态达标现场验收,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着力构建全员参与、动态实施、奖罚分明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截止目前,19家生产性基层单位已通过达标验收。”安全管理部部长李政茂说道。
高标准严要求 标准化作业双提升
在洗煤设备修造厂,为将标准化工作落到实处,该厂从岗位作业流程标准化入手,通过强化重点人群排查,在对员工队伍进行思想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岗位工种的不同情况,采取集中培训、技术结对等有针对性措施进行帮教与培养,进一步规范员工操作行为,提高员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升整体队伍素质;同时,该厂加大对行为治理的重点监督管理,组织开展“人人查找不规范行为”活动,领导班子带头深入车间,有针对性地开展现场教育和督导,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和不规范操作,员工之间互查互纠不规范行为,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不断提升员工素质,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人员素质的提升有效加速了工作的提档升级,但是好的工作环境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这一情况,洗煤设备修造厂车间实行定置管理,厂里成立了定置管理小组,小组成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及现场观察,采用了双重预防机制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机制、消防设施摆放、职业病危害点及平面布置图相结合的方式,绘制了车间定置管理图,并分区域、分设备、分岗位、分责任人、分风险防控实行定置管理,通过在设备、机器明显位置贴挂标识牌,保证了物品摆放的整齐美观。对生产现场、通道及各类物品的存放区进行了合理区域划分,并做出了标准的标识牌、标志线,增设了设备一机一闸一漏装置及接地线专用卡子,对于部分操作工序较为繁琐的操作岗位,厂里为其配备了工具车,便于职工快速拿取常用工具,节省时间、规范管理。
此外,车间积极开展安全动态达标活动,规范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达标”的各种记录台账及岗位职责,并将其纳入《洗煤设备修造厂标准化动态达标考核方案》,针对不同岗位,车间还制定了各岗位的职能考核细则,一周一小评、一月一大评,并根据考核细则对职工进行相应奖罚。做到了“人人头上有责任,人人头上有考核”,进一步提搞了岗位操作工的细心程度。“到目前为止,车间班组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更趋完善,各种安全检查、整改、学习活动更全面,现场作业环境状况良好,员工安全意识得到提高,达到了标准化工作双提升的目标”该厂副厂长邱伟介绍。
抓精益强管理 安全生产稳提高
在新峪制修公司,由班子成员共同商讨并制定《现场精益化动态达标方案》及《现场管理考核评分细则》,主要从现场目视化管理,现场定置管理、机电设备管理、“6S”管理四方面为抓手,分别制定了详细的管理及考核标准。该公司领导日常值班、跟班深入车间,对作业现场进行点对点检查,积极推行精益化管理,注重生产全过程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的管理,把每项工作具体化、量化到生产全过程,细致到一块设备铭牌的完整,一个螺丝的松紧牢靠、一根锚杆的整理摆放,力争做到人人、事事、时时、处处有规范的制度去约束,以精细化的制度去实现精细化的行为、精细化的产出。
在四月初的动态工作检查中,由于托辊班组作业现场对设备摆放七零八乱,现场工作秩序混乱,直接影响了后期产品生产的工作进度,工人的生命安全也受到了影响。在发现这一问题后,班子成员及时研究,并根据托辊的生产流程,重新对该班组的作业流程进行了线性化管理,重新调整了生产工序布局,减少了前期半成品复杂繁琐的工序流转,为后期生产托辊的过程有效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现在的托辊生产线不仅在表面上看见规范整洁,在岗位操作上更是达到了省时高效,工人们不再因为来回搬运物料而浪费时间,也减少了不必要的体力消耗,能安安心心地在操作岗位进行作业。”托管车间职工小宋表示。
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达标的过程,实质上是对新产业发展公司的一次全面隐患排查,更是一次全员参与风险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下一步,该公司讲继续对各厂动态达标保持情况进行跟踪,并于年底对动态达标合格者予以相应奖励,助力企业安全发展。(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