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家万户中”。春节的愉悦己经散去,但写春联、帖窗花的意趣,办年货、团圆饭、压岁钱的期待,芬芳馥郁的年味,“干鲜果品,生熟荤腥”的丰裕,左邻右舍、同事益友间串门拜年的热弄,感情不减、底蕴深厚的春节情趣仍盘恒在我们的记忆里。“繁花落尽,我心有余香。光影消失,仍有一脉烛光在记忆中跳荡”。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迟子建的深情告白时常荡起我们心底的涟漪。
2024年,甲辰龙年。龙的历史与寓意极为深远,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象征,早己成为尊贵、吉祥、繁荣与祥瑞的文化符号。龙年春节,一个特殊的春节,有着“辰龙报春”的喜悦欢快,更有对龙图腾“刚健威武的雄姿,勇猛无畏的气概,福泽四海的情怀,强大无比的力量”的特殊期望。这双重喜悦让龙年的新春赋予“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的情真意境。龙图腾既象征着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进取”的精神坚守,更承载着新时代新征程亿万中华儿女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坚定意志和美好愿望,爆竹声声与龙凤呈样双喜交融,让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追求和情感寄托的春节,承载中华民族血脉和思想精华的龙年更有意义,更加增强了我们龙的传人的幸福感和自豪感。龙作为中华民族图腾,有着神圣特性——拔地而起,腾云驾雾,震撼苍穹,上游于天,下入大海,有着金龙腾飞的威严;行可驱邪,飞可布雨,有着喜庆吉祥、和鱼跃龙门的梦想;能激发龙年里的我们奋勇腾飞的豪情壮志,迎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美好前景。
巍巍中华如巨龙,龙行朤朤铿锵行。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面对波谲云诡的市场形势和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使命如炬,初心如磐。龙年,我们加油!让我们始终昂扬勤奋勇敢的龙马精神,团结进取,抓住机遇,主动应对,风雨同舟,奋发有为,笃志前行,勇于攻坚克难,凤凰涅槃,共谱高质量发展新章篇。(金沙滩集运站 李海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