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汾西矿业设备修造厂矿山支护车间支架一组副组长张志明
有这么一位朴实爽朗的年轻小伙,在岗位上勤学苦练,潜心研究,工作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排除故障手到病除,由一名普通职工成长为业务骨干,他就是汾西矿业设备修造厂矿山支护车间支架一组副组长张志明,荣获山西焦煤2023年度“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既然选择了 就不怕辛苦
2010年,21岁的张志明技校毕业后到汾西矿业设备修造厂工作,后又调入矿山支护车间成为了一名液压支架维修工,这个在外人看来又脏又累的岗位,在师傅那里学到了第一课,师傅对他们要求严格,每逢拆解、装配,都要他们检查整理好每一个零配件,必须细致入微。谁都知道,这些维修工作关系到矿用设备质量和矿山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
“我们从事液压支架维修,有时突击大修任务要连续工作15个小时。”张志明说,液压支架维修包括冲洗、拆解、清理、检修、组装、查验,各方面投入比较多,工作经常是连续性的,还要加班加点,“有时遇到技术难题等困难,抢修工作会持续到半夜,都忘记了下班的时间。”工作十余年,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刮风还是下雨,张志明都听从指挥,有事随叫随到,从没休过一次完整的年假。
要有平常心 从点滴做起
张志明是从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一直以“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态度面对学习和工作,即使任务繁重,他也从未放弃过学习,不断充实和提升自己。
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阅读液压支架修理等方面的专业书籍,工作之余反复翻看液压支架图纸资料,掌握各项技术参数、加工工艺和流程,在日常检修与大小修理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分析,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向师傅们请教,虚心听取他们分享的处理故障过程和相似经验。他还积极参与新设备的维修培训,加强对新设备结构原理及维修标准的学习,慢慢的张志明积累了好几本册子,都是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多年前师傅告诉他,“并不是每次出的问题都一样,但人要多思考,这是个过程,必须记下来,才能长知识。”
要有进取心 做一番成绩
艰苦的条件和复杂的环境,不仅能磨砺一个人的坚强意志,更能展现一个人的责任担当。在生产过程中,即时即刻地破解生产难题更能体现出一名班组长的业务水平。在一次拆解 ZF8000/17/33液压支架的过程中,需要更换断裂的四连杆掩护梁联接销,但因联接销大面积锈死,班组职工使用了各种方法也无法将其中的销轴完全取出。张志明经过仔细查看,发现使用气割枪切割深度有限,于是立即调整工艺方法,使用氧熔棒气割法配合重锤进行拆解,成功将销轴取出,破解了四连杆掩护梁连接销的拆解难题。
提出新想法、新思路是张志明的另一个特点。在车间忙碌的时候,他总是琢磨怎么样把工作干得既好又快,他说:“我们生产工人的创新,就是生产技术、生产工具的创新,主要是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
去年九月份,车间接到118架水峪煤矿9600/17/33电液控支架抢修任务。张志明所在的班组接到拆解任务的同时,还要将所有的电液控配件和管路进行回收,拆解任务大大增加,时间紧任务重,为了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张志明在保障安全措施的基础上,打破传统,尝试使用了先合尾梁后合顶梁的新方法,为立柱的修理提供了窗口期。同时,共拆解电液控阀组157组,立柱千斤240件,回收率高达98%,不仅提高了配件的使用率,更是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整个抢修任务保质保量如期完成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如今,张志明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与工友们交流探讨技术难题,引导大家学技能练本领,争当技术骨干,对新入职的职工,他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平日积累的维修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帮助他们熟悉工艺流程,他说:“不仅要有要有动手能力,还要有理论知识,特别是现在产品不断更新换代,要创新理论知识,只干活,不懂道理不行。”
对岗位的热爱敬重、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对事业的执着坚守,这就是张志明。他的回答同样坚韧而有力量:“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点成绩,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坚持苦干实干、拼搏奋斗,奉献青春和才智,
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再做新贡献。”(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