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塔高耸,清新怡人,花木扶苏,绿意茵茵。一曲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美乐章飘荡在吕梁山间。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是企业绿色发展的核心要义。在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该公司党委紧扣时代脉搏,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对标看齐,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形成了绿色开采与生态建设同行的新模式,闯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高质量绿色发展新道路。
这三年,转变思想、防治并举,思想政治站位始终坚定。公司党委认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先后开展集体学习42次,学习研讨12次、讲党课5次,“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提升。
思想上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粗放治理向精准治污转变。公司党委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坚持“三个导向”,精准施策、对症下药,不断提升污染治理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严格对照环评报告及批复文件排查,开展污染物溯源排查,查清“三废”防治情况,严防环境违法事件。二是由末端防治向源头管控转变。把好源头减量关,按照矿井水“防治用一体化”、煤矸石“产排治全流程”管控管理要求,从源头减少煤矸石、矿井水等产生量。三是由被动应对向主动作为转变。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整改、堵塞制度漏洞,注重“当下改”和“长久立”,铲除问题滋生土壤。
这三年,胸怀大局、严督实查,环保责任落实更加有力。2021年至今,该公司累计投资约1.1亿元用于生态环保工作,13项历史遗留手续取得突破进展,完成9座煤棚及站台封闭,封闭面积45140㎡,煤炭封闭仓储能力由98.3万吨提升至200.3万吨;4座标准化污水处理站获得集团示范标准化水厂称号,新建5座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能力由5748m³/d提升到23268m³/d,处理能力提升四倍;标准化危废库面积由120㎡增加到420㎡,危废收集率由原先不足10%提升至45%;所属矿井全部实现清洁供暖,中水复用从60万m³提升至80万m³,绿化面积由2.13万㎡增加至3.45万㎡,先后新建改造25个重点环保设施,公司的生态环保工作稳步推进。
这三年,拼搏进取,奋勇争先,生态工作亮点频现。
一是推进矿井水 “防治用一体化”建设,金达、新工、龙峰煤业先后成中水复用管网建设,每年节水80余万m³;建成4座标准化污水处理站,实现了减员增效、自动化、集约化、智能化运行,提前4个月完成上级下达的100%创建标准化水处理站的年度目标任务,得到上级单位一致肯定。
水处理站采取五大措施环保精益成本管理效果显著。通过委托专业化运营,降低成本;增加自动溶药、精准加药等系统,实现异常预警、智能处理,低成本运行。通过对设备层、控制层、监控层的自动化改造,减少劳动强度和人员数量。构建大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全厂数字化、可视化,提高生产效率。精益机电TPM的推行,降低设备维修费用,用电低谷期处理污水。
金达煤业2023年水处理站吨水成本下降31%,每年节省约87万元;锦瑞煤业水处理站吨水成本下降9%,每年节省约18万元;改造后水处理站环境明显改善,节能降耗成果显著。
二是积极探索“无人机+环保”新模式,在生产矿井推行无人机航拍,分析研判矿(厂)区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等信息,为精准治污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金达、龙峰、锦瑞煤业、孝龙物流园区实现煤矸石“产排治全流程”管理,全部委托第三方处置并在处置协议中明确双方环保责任及矸石处置标准,实行联单管理,有效规避环保违法风险。因地制宜在锦瑞煤业推行沿空留巷等绿色开采技术,从源头减少煤矸石、矿井水等产生量。
四是危废“五化”管理卓有成效,金达、锦瑞、龙峰、孝龙园区累计完成共计420㎡示范危废库创建工作,危废回收率及种类显著提高,被两级集团充分肯定,被收纳入《山水情怀-践行“两山”理论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书籍。
2024年,山焦华晋吕梁公司将按照制定的“1138”生态环保工作思路,坚守生态环保红线,推广精益化管理,严防环境安全风险,加快环保体系建设,实现环保设施动态达标,转变干部工作作风,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推进生态环保工作,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助力美丽焦煤建设。(武凌霄 任学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