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霁霞飞的午后,走进汾西矿业南关煤业,种植在进山公路护坡上的一株株稚嫩的新绿在温润霞光中舒展身姿,叶片上晶莹的露珠宛如散落的珍珠,折射出令人心动的七彩光芒。经过精心治理,原本寸草难生的黝黑坡面上,新播下的草籽已顽强萌发,点点嫩绿从矸石缝隙间探出头来,这座沉寂的“黑矸山”破茧成青戴上了“绿围脖”,成为矿区一道靓丽的生态风景线,并被山西焦煤授予煤矸石生态回填示范点的荣誉称号。
近年来,南关煤业坚持“扩绿、兴绿、护绿”三绿并举原则,将矸石山生态修复列为重点工程。投入专项资金,科学制定规划,深入分析矸石成分特性,筛选出兼具强耐受性与发达根系的先锋草种,采用“削坡整形、覆土固基、植被重建、系统养护”的综合治理模式,克服坡面陡峭、土壤贫瘠等困难,精选耐旱、固土能力强的本土草种与灌木,辅以生态网格稳固坡面,并建立起长效滴灌系统,确保幼苗成活率。
目前,该公司已完成护坡区域首期覆绿,累计完成造林400多亩,栽植各种树木8500株,乔灌木53000余株,绿篱15000平方米,草坪5800平方米,完成矿区进矿公路、通道造林绿化20公里,矸石山治理绿化300余亩,采空区复垦造林80余亩,植被成活率达98%以上。
“以前路过这儿就捂鼻子,现在看着这些小苗苗一天天变绿,心情都敞亮了!”环保队职工老刘感慨道。广大职工也表示,扬尘少了,空气清新了,昔日令人望而却步的矸石坡正蜕变为大家亲近自然的窗口。
据了解,该公司后续还将扩大治理范围,并引入更多适生植物,为矿井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构建起更加稳定的生态系统。(冯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