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盛夏,骄阳似火。2025年7月21日,中北青春铸魂团的青年学子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太原解放纪念馆及牛驼寨烈士陵园,开展了一场以“缅怀革命先烈,厚植爱国情怀”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这里,历史不再只是教科书上的文字,而是化作了高耸的纪念碑、肃穆的烈士墓碑和一件件饱经沧桑的革命文物,向青年学子们诉说着那段血与火的岁月。
纪念碑前的震撼:一把打开太原解放的“钥匙”
映入眼帘的是高达49.424米的主碑,形似一把巨大的钥匙,巍峨耸立。碑体上镌刻着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写的 “太原解放纪念碑” 七个鎏金大字。讲解员向同学们解释,49.424米的高度象征着太原解放的日子——1949年4月24日,而钥匙的造型则寓意着牛驼寨是打开古城太原大门的“钥匙”。主碑旁是一座形似被炸开碉堡的副碑,直径达24米,四壁镶嵌着大型浮雕。浮雕生动刻画了太原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反抗压迫、争取解放的斗争精神。同学们驻足凝视,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烈士陵园:1898位英魂的安息之地
循东而行,实践团队来到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这里安放着在解放太原攻打东山牛驼寨等四大要塞时英勇牺牲的1898位烈士的遗骨。墓地中央矗立着烈士纪念堂,堂内嵌刻着5500多位在解放太原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英名。“看着墓碑上一个个名字,很多烈士牺牲时只有十八九岁,和我们年纪相仿。”一位队员轻声说道。墓碑无言,却传递着跨越时空的震撼力量。
同学们自发组织起清扫活动,小心翼翼地用手帕擦拭每一块墓碑。汗水划过额头,泪水湿润眼角,大家用最朴实的行动表达对先烈的敬仰之情。清扫完毕后,全体队员手捧菊花肃立默哀,向为解放太原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深深鞠躬。
实践研讨:在历史现场叩问青春使命
带队教师老师在总结时指出:“这场在历史发生地的研讨格外有意义。它让书本上的历史‘活’了起来,让崇高的精神‘落’了下来。希望同学们把这份思考带回去,融入日常学习和未来规划,真正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离开纪念馆时,同学们再次仰望那把巨大的 “钥匙” 。它不仅在1949年打开了太原的城门,今天,通过这场深刻的实践与研讨,它更深地打开了青年学子理解信仰、思考责任、明确使命的心灵之门。革命精神如同不熄的火炬,必将在新一代中北学子的接续奋斗中,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战争的硝烟已经远去,但革命精神永不过时。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中北大学学子将铭记先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把参观的感动和研讨的思考,切实转化为 “强国有我,不负韶华” 的青春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