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焦煤汾西矿业洗煤厂深耕精神文明建设纪实
多彩的活动,凝聚着发展的力量;文明的职工,夯实着发展的根基;文明的建设,集聚着精神的引领。近年来,山西焦煤汾西矿业洗煤厂将文明创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战略深度融合,以创新举措和扎实行动,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明创建之路,形成了强大的文化感召力、企业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2011年,洗煤厂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成为山西焦煤首家获此殊荣的单位。2025 年,该厂连续第四次通过复审,继续保留 “全国文明单位” 称号,在文明创建的征程上稳健前行。
体系构建:规范化夯实创建根基
漫步洗煤厂厂区,浓厚的文明氛围扑面而来。电子屏上,文明标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循环播放;办公楼走廊两侧的文化墙展示着企业发展历程、职工风采和文化活动剪影;办公区域窗明几净,职工礼貌热情,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从1983 年起,洗煤厂开启了精神文明建设征程,制定《介休洗煤厂职工守则》,并对职工开展分期分批培训,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该厂党委书记郭文俊介绍。1990 年起,在每年职代会上研究讨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为规范做法。近年来,根据形势发展与工作实际,该厂持续修订精神文明建设方案,形成党政一把手主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协同抓、各基层落实抓的工作机制,构建起齐抓共管、分级负责、共建共享的创建体系。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纳入月度党建工作考核,压实了各级党组织责任。每年开展文明集体、文明部室、文明班组、文明职工、文明家庭评选活动,严格标准选树“道德模范”。道德讲堂成为职工见贤思齐的重要载体,“善行义举榜”传播正能量,道德守礼提示、文明餐桌倡导等活动持续开展,企业处处呈现出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
价值引领:常态化厚植文明内涵
“我一定要当面谢谢你!”2024年12月23日,来自山西临县的付改兰手携一面锦旗,专程赶到洗煤厂电气车间,感谢拾金不昧的职工付海旺。付海旺的事迹并非个例,在该厂,相继涌现出蔺益功、霍志勇、靳继禄等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先进事迹,这些温暖人心的故事,正是洗煤厂文明创建成果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洗煤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提升职工精神文明素养,营造浓厚的文明氛围。注重选题规划和内容创意,充分利用标语、牌板、雕塑景观、电子显示屏等宣传载体,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企业微信公众号、各车间微信群、电子厂刊等新媒体宣传优势,建立核心价值观网上传播阵地,严格网络宣传纪律,把牢意识形态主阵地。不断创新载体凝聚合力,紧紧依托厂史长廊、党员活动室、职工书屋、知识宣传栏等主阵地,助力职工“素质充电”。
连续22年开展职工文化节,通过主题党日、参观红色基地、大力推进青马工程等,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实干中担当作为的行动自觉。职工文艺汇演、书画展、微党课展播、红色歌曲传唱等系列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凝聚力与向心力。
此外,该厂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2022年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推动文明创建活动与中心工作、群众需求有效衔接,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赢得周边职工和社区管理人员的赞誉。洗煤厂学雷锋志愿服务队2022年3月被中宣部命名为第七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2023年8月被授予首届“山西省慈善奖”慈善行为楷模称号。
融合创效:品牌化驱动高质量发展
文明创建以思想凝聚共识、以文化厚植根基、以行动锤炼担当,引领企业阔步前行,绘就发展新篇。2023年1月以来,洗煤厂组建由党员骨干牵头、业务能手协同的专业运营队伍对汾西矿业十一座选煤厂进行承包运营,推进汾西矿业原煤加工由外委到选煤厂承包运营的重大变革,走出转型发展新路径。
该厂将文明创建工作融入选煤生产销售、选煤专业服务等中心工作,打造选煤专业服务品牌,以“精益管理、堵塞漏洞、降本增效”为目标,坚持融合式管理,规范职工行为,倡导文明作业,转变干部作风,让 “好作风” 贯穿企业发展全过程。职工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从生产一线到管理创新,处处展现担当。2023年下矿服务751人次,修订完善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调度系统管理制度等100余项;2024年完成技术改造项目63项;2025年一季度共计改造16项,其中:经济效益类项目2项,预计可产生经济效益约64万元/年。
精神文明建设的“软实力”铸就发展 “硬支撑”,有效提升治理效能与管理水平,实现了汾西选煤专业化承包运营工作的有序推进。2023年精煤产率较承包运营前提高5.76%,精煤产量增加31.9万吨,增加经济效益约6.84亿元;2024年较2023年精煤产率同比增长6.73%,精煤产量增加21.92万吨,增加经济效益2.29亿元。
千帆竞发创文明,万众一心续华章。在这片充满创新与希望的热土上,洗煤人将以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团结的力量,更加振奋的精神,在建设文明企业的新征程上,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霍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