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凳子紧紧螺丝,换个垫圈稍微修修还能用!”“边角料都先留着,万一车间缺个零件正好能用上!”最近,类似这样的对话成了山西焦煤汾西矿业新产业发展公司职工耳畔常闻的叮咛。从废旧螺纹钢的“重生”到烟气过滤板的“平替革命”,从边角料的“七十二变”到能耗“分时调控”,汾西矿业新产业发展公司用“过日子”般的精打细算,在降本增效的算盘上拨得叮当作响。
在汾西矿业新产业发展公司降本增效的实践中,“废旧螺纹钢再生利用项目”成为生动范例。从今年一月以来,新峪设备制修公司针对螺纹钢生产运输中产生的不可用弯曲废料,通过智能分类筛选、切断、滚丝缩径出匹配风门使用的丝杆,使废料利用率逐步提升至97%。“每根φ22mm丝杆外购成本30元,而废料加工仅需10元。”生产组组长韩雪成算了一笔账:项目年处理1吨废料,相当于替代1400根外购丝杆,直接节约采购资金2.8万元,扣除加工成本后净创效约2万元。
重塑废料不是终点,而是新价值的起点。秉持节省资金等同于创造效益的理念,“边角料拼接工艺”的场景每天都在新产业发展公司上演着,布匹剪裁余料摇身一变成了新工作服的裤腰;2.3米的废弃角铁被更换为跑道材质,再加装导向轮,轻松提高了火焰切割的精度;各基层公司(厂)争相晒出“勤俭成绩单”,不仅努力放大着“修旧利废”“变废为宝”的效益与价值。
不仅在废料利用上做足文章,新产业发展公司还在寻找“完美平替”上显示出了良苦用心。“整体更换一下设备烟气过滤板要三千块?使用寿命才一个月成本太高,咱们不用了,想办法往下降!”橡胶公司刘鲁晋在太原考察配件时对同行的尹鑫成、郭刚说。仅仅几天后,三人就参考烤肉使用夹片的原理,找到了新的答案。“我们根据旧过滤板板的结构尺寸,重新设计了烟气过滤板的外壳,再使用夹片夹住过滤棉……”尹鑫成向记者介绍道。从原先需整体更换过滤板到现在只需更换内置过滤棉,更换成本由每次3000元降到20元,单项年更换成本可直接降低35760元左右。同时,使用烟气过滤板的“完美平替”后,还附带提高了烟气中油性物质的过滤,改善了空气质量。
废料堆里淘金、细节缝中节银。公司努力在“节流”降成本上下功夫,内部调剂人员开展抑尘喷洒业务,节约外委费用200余万元;对抑尘喷洒设备的租赁费用执行零基预算,减少租赁费378万元;帮助下属紫金分公司改良峰平谷值计量电表,调整生产节奏,使平均电价从0.72元/度降至0.69元/度;
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新产业发展公司将继续秉持这种精神,让“勤俭持家”从理念化为行动,从个体习惯升华为企业基因,在这场全家总动员的“成本攻坚战”中,积累锤炼出“向管理要效益、向经营要效益”的锦囊妙计。(任秀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