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焦华晋吕梁公司劳动服务公司化验室里,没有机器的轰鸣,只有秒表“嗒嗒”的催促;没有煤尘的飞扬,只有0.1毫米级的博弈。墙上“真实、客观、有效”六个红色大字,见证着这支11人组成的“数据尖兵”为矿山把住乌金品质最后一道关的辛勤付出。

精准:从采样到分析的毫米级把控
采样是化验工作的第一道关口,直接决定样品是否具有代表性。采样员需在煤棚、井下、皮带等不同区域按比例取样,不管天气如何变化,都必须严格遵循按比例、全覆盖的原则。
制样间里,校正孔径误差不能超过0.2毫米的准筛网、将缩分后的煤样装入密封袋、清理破碎设备……每一个步骤都缺一不可,杜绝任何可能影响数据的干扰因素。
化验分析是保障数据精准的最后一道“防线”。该化验室精准操作,从采样到检测分析都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确保数据精准可靠。
发热量、灰分、硫分、挥发分等每一项指标都要过双人复核关。在一次发往下游客户的中煤检测报告中,化验员李平发现两次检测数据存在异常,尽管结果处于国标允许误差范围内,她却拉响“警报”:重新取样、重新标定、重新检测,多次比对。直至凌晨1时许,4组数据终于吻合,她才长舒了一口气。

传承:365天培养周期铸就匠人精神
盲样不过关,永远别碰仪器,这是该化验室的铁规矩。新职工入厂后的3个月内,需先会背诵和默写《煤质化验技术规程》,熟练掌握全部操作要点;第4个月起跟班“看操作”,在实践中熟悉设备与方法;第12个月接受“盲样大考”——3项核心指标误差全部小于等于国标再现性,方可领证上岗……在严格的培训、磨技能的环境里,化验室职工能根据原煤、精煤、煤矸石等不同样品,快速匹配针对性检测方案;根据灰分、硫分指标,为洗煤厂制定生产工艺提供数据参考……
2023年,吕梁公司所属金达煤业10403综采工作面1.4浮煤灰分在7.5%—12%之间横跳,导致洗煤厂工艺参数调整频繁,直接增加了洗选成本与产品质量风险。得知情况后,该化验室迅速组建攻坚组,连续驻矿作业,每日深入工作面现场采样,在临时检测点完成140公斤煤样分析,最终锁定煤层灰分偏高且波动频繁是罪魁祸首。随后,他们联动调度部门提出分区域采样、分批次洗选的解决方案,不仅成功稳住了精煤品质,而且使该批次复杂样品检测准确率达100%。
截至今年8月,该化验室已高效完成2189个检验样本任务,业务范围涵盖龙峰煤业、金达煤业、锦瑞煤业的煤质汇编、商品煤外销检测等关键项目,持续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创新:从成本中心到效益引擎的蜕变
以前生产大样试验全部依靠外委,一次就需要花费6万元,而且全程需要15天。为了节约生产成本、缩短周期,该化验室决定:自己干!
生产大样实验一次就要取单样5吨、检测800多项指标,同时还要绘制可选性曲线,对煤质进行评价。他们仅有11人,能完成任务吗?面对挑战,该化验室集中骨干力量,从采样方案优化、检测设备改造到曲线算法研发逐项突破。没有经验可遵循,他们就啃标准、跑现场、通宵做试验,把每一次失败都记录进“错题本”。没有现成的曲线模板,该化验室刘亮亮就把办公室当“夜校”:一边翻着《选煤手册》,一边在键盘上敲代码,直到深夜;报错一次就改一次,最终调试成功。看着用Excel-VBA自编程序绘制成的可选性曲线,这员有着十余年化验经验的老将红着眼笑了。
带着这条生命线,他们立刻冲向战场:2024年独立完成新二采区下衔工作面生煤层煤样试验,自主绘制的可选性曲线图顺利通过评审,一举消除了外委技术依赖。今年承接的锦瑞煤业9105工作面5吨大样试验,6天封闭作业完成采样全流程检测,并通过自编“Excel-VBA可选性曲线模板”实现“一键成图”,全流程时效从15天压缩到10天,曲线精度获同行专家认可,自主技术能力成熟落地。
从化解煤质波动风险到突破外委技术壁垒,吕梁公司劳动服务公司化验室不断深化技术创新与流程优化,以更高效的检测服务、更精准的技术支撑,进一步扩大自主业务范围,丈量煤炭工业的精度边界,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武玲 武凌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