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西焦煤汾西矿业洗煤厂始终以“安全为天、生命至上”为核心主线,围绕安全理念、制度、行为、亲情、诚信五大文化体系构建,推动安全文化与生产实践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
锚定痛点破题:以理念文化夯实融合思想根基
随着业务拓展,该厂承包运营矿井选煤厂及对外洗选加工服务面临部分承包选煤厂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存在差距、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尚未健全、现有制度与实际需求适配度不足等问题。仅靠刚性管理难以实现本质安全,必须以理念文化为抓手,通过“以文化人”促使职工同企业发展要求深度契合。为此,该厂将安全文化建设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安全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统筹推进各项工作。通过“多角度覆盖、全方位渗透、不断线灌输”的宣贯模式,推动安全理念内化于心:立体传播强渗透:利用线上线下各种平台常态化推送“安全为天、生命至上”等核心理念;编印宣传挂图与口袋书,选煤系统生产安全事故案例100例,让安全理念触及每个岗位、每位职工。场景融入促养成:坚持开展班前安全宣誓、理念诵读活动,每日一提醒、每周一教育、每月一反思,将“一举一动、守纪遵章”融入日常作业开端。特色活动增认同:组织安全警示教育文艺演出、主题宣讲会、知识竞赛;落实“班前十分钟安全教育、每周案例教育、每月安全评估”机制,通过警示教育的震慑力强化职工安全意识。
聚焦实践落地:以制度与行为文化构建融合执行体系
安全文化的价值,最终需通过生产实践成效来检验。该厂以制度文化为“刚性约束”、行为文化为“实践抓手”,推动安全文化从“理念层面”向“执行层面”转化,实现与生产环节的深度绑定。
制度文化:闭环管理筑牢“零漏洞”防线。制定《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推动安全文化建设常态化。建立健全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安全绩效奖惩、安全责任追究、安全培训教育、安全应急演练五大机制;把推进“五述”管理同风险源辨识、安全警示教育相结合,实现“安全制度零漏洞、安全管理无死角”。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安全生产承诺书》,将安全责任分解至车间、班组、个人;发挥六个专业委员会作用,开展月度安全管理竞赛,落实干部走动管理和安全包保制度,以考核倒逼责任落地。
行为文化:推动“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拍摄《岗位行为规范示范片》、编印《员工行为治理学习手册》,开展“讲述身边的安全故事”“我是安全吹哨人”等活动,让职工成为安全教育主角,明确“怎么做才安全”。聚焦重点领域,实行“车间班查日检+专业部门周专项检查”机制;检修作业纳入非常规作业管理,把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坚持制度刚性执行与文化柔性教育相结合,实施“三违”复议机制和“三违”处罚金返还机制,以安全文化感召职工、凝聚人心;开展“党员身边无事故”“安全示范岗”创建活动,以榜样力量带动全员规范作业。
创新融合赋能:以亲情与诚信文化拓展辐射维度
该厂打破单一管理模式,将亲情关怀的“温度”与诚信经营的“厚度”融入安全文化,构建“企业-家庭-社会”协同联动的安全生态。
亲情文化:以爱护航筑牢“家”的防线。坚持为职工健康安全“买单”,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并提供定期治疗建议,让职工“健康工作、安心生活”。向职工家庭寄送“安全家书”,开展深情安全嘱托家属座谈会;评选 “文明家庭”“平安之家”,将安全文化的触角从厂区延伸到生活区,用亲情唤醒职工“不能出事、不敢出事” 的敬畏心。扎实开展 “我为群众办实事” 活动,每年发放帮扶救助金,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坚持“冬送温暖、夏送清凉”,慰问困难职工、劳模与技术状元,让职工切实感受企业关爱,增强对安全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诚信文化:内外兼修塑造“信”的品牌。坚持量入为出、合理投入,引进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每年有数十项职工小改小革项目投入应用,以技术诚信筑牢本质安全防线。建立质量诚信机制,坚持开展用户质量回访、质量满意度调查活动,与各用户形成常态化互动,以“优质产品 + 诚信服务”赢得用户信任,夯实企业市场口碑。(霍薇)

















